村庄一片死寂,萧景逸和林汐在废墟中寻找,萧景逸的手下将士们也在这片废墟中默默地忙碌着。他们的神色凝重得如同铅块,每一个人的眼神中都透露出深深的哀伤与愤怒,他们小心翼翼地抬着村民们那已经失去温度的尸体。
突然,一阵令人肝肠寸断的哭声如利剑般刺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。“爷爷……”那哭声带着无尽的绝望和恐惧,从一个破旧不堪的水缸方向传来。只见一个瘦弱得如同风中枯草的孩子,艰难地从水缸中挣扎着爬了出来。
萧景逸和林汐听到这哭声,心头猛地一颤,仿佛被重锤狠狠地击中。他们毫不犹豫地朝着声音的方向飞奔过去,脚下的碎石和残木被他们匆忙的脚步踢得四处飞溅。看到是小虎子,林汐一把把他抱住。轻声安慰道:“姐姐在,虎子,姐姐在。”
孩子在林汐的怀中抽噎着:“爷爷,张婶儿,小团子……他们都死了,全死了。”
萧景逸看着孩子,眼中的痛苦犹如汹涌的波涛,愤怒则如同燃烧的烈火。他缓缓蹲下身子,双手用力地搭在孩子瘦弱的肩膀上,目光坚定得仿佛能够穿透黑暗,语气低沉却充满了力量地说道:“虎子,叔叔向你发誓,一定会为大家报仇雪恨!那些作恶的人,一个都别想逃!”
随后,萧景逸和林汐全身心地投入到村民们的安葬工作中。他们的双手沾满了泥土,汗水湿透了衣衫,但他们的动作没有丝毫停歇。
萧景逸找来了一块巨大而厚重的石碑,那石碑仿佛承载着整个村庄的悲痛。他双手紧紧握着剑柄,因为太过用力,指关节都泛出了惨白的颜色,手背的青筋暴起。他深吸一口气,平复了一下自己激荡的心情,然后开始在石碑上刻字。每刻下一笔,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,那剑在石碑上划过的声音,仿佛是他内心深处的怒吼,此时,他咬着牙写道:
碑文:
天启五年,岁在乙丑,桃源村二百五十一位无辜村民,皆遭奸人萧景焱残忍屠戮。老弱妇孺,无一幸免。其恶行令人发指,天地共愤。
昔日桃源,祥和安宁,村民质朴,与世无争。田间劳作,笑语盈村,孩童嬉闹,老者安享。然一夜之间,血流成河,家园尽毁,惨状不忍直视。
今我萧景逸,目睹此惨祸,痛心疾首,立此誓言:必倾尽全力,寻仇雪恨。不报此血海深仇,誓不为人。定要让萧景焱为其罪行付出沉重代价,以慰众村民在天之灵。
萧景逸刻完最后一笔,猛地站起身来,高举着手中的剑,对着阴霾的天空愤怒地咆哮:“我萧景逸对天发誓,若不能将这群恶徒连根铲除,让他们血债血偿,我愿遭受天打雷劈,坠入万劫不复之地,永无翻身之日!苍天在上,厚土为证,若违此誓,人神共愤!”
萧景逸立完誓言后,带着林汐和那个幸存的孩子,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这个被鲜血浸染的村庄。一路上,萧景逸眉头紧锁,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村庄的惨状和村民们无辜的面容。
萧景逸带着孩子回到营地后,经过深思熟虑,决定将孩子寄养在曾经的一个部下家中。
他把部下叫到面前,一脸郑重地说道:“老张,此次我有一事相托。”
老张赶忙抱拳回应:“主公但说无妨。”
萧景逸拉过孩子的手,说道:“这孩子是桃源村唯一的幸存者,经历了如此大难,实在可怜。我想将他寄养在你家,希望你和嫂夫人能好生照看。”
老张看了看孩子,眼中满是怜惜,说道:“主公放心,我定会待这孩子如亲生一般,绝不让他再受半分委屈。”
萧景逸感激地拍了拍老张的肩膀:“有你这句话,我便放心了。这孩子受过太多苦,往后还需你们多多费心开导。”
老张点头应道:“主公放心,我明白。”
萧景逸蹲下身来,摸着孩子的头说:虎子,以后就在张叔叔这里生活,要听话。叔叔有要事在身,等一切安定了,再接你回来。”
孩子眼中含着泪,懂事地点点头:“萧叔叔,林姐姐,我会乖乖的。”
林汐抱住虎子:姐姐相信你,我们虎子是最棒的。
老张:主公,我先带虎子回去。
萧景逸摆摆手:去吧。
萧景逸和林汐看着孩子远去的背影,陷入了沉思。